“陈市长,群众的信件都快把您办公室的门槛踏破了!全是要求枪毙黄金荣的,再不处理,民怨怕是压不住了啊!”1951年初春国睿信配,上海市政府里,一位干部焦急地向陈毅市长汇报。
陈毅放下手中的文件,目光锐利,他摆了摆手,沉声说道:“压?为什么要压?民心所向,我们不能视而不见。但处理也要讲究个方法。你去联系一下,就说我要见黄金荣。另外,告诉报社的同志,准备好相机。”
这一番话,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。相机?见黄金荣这个曾经的上海滩“土皇帝”,还要带上相机做什么?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?要知道,此时的上海,正处在一场无声的风暴中心。要理解陈毅这个看似奇怪的决定,我们得把时钟拨回到两年前,看看他接手的,究竟是怎样一个上海。
1949年5月,当解放军的军旗插上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时,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。但对新任市长陈毅来说,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。他面对的,根本不是一座等待接收的凯旋之城,而是一个巨大且棘手的“烂摊子”。国民党败退前,不仅搬空了金库,还恶意发行金圆券,把上海的经济搅得天翻地覆,物价一天能涨好几次,民不聊生。
更头疼的是社会层面。数以万计的散兵游勇混迹街头,伺机作乱;潜伏的特务和破坏分子如同暗处的毒蛇,时刻准备咬人;而盘踞上海数十年的青帮势力,更是根深蒂固,其门徒遍布三教九流,形成了一张看不见的巨网,严重威胁着新政权的稳定。可以说,此时的上海,就像一个一点就炸的火药桶。
陈毅的第一招,就让全上海的老百姓开了眼。几十万解放军进城后,严格执行“不入民宅”的铁律。战斗结束的那个清晨,市民们推开门,看到的是一幕让他们终生难忘的景象:马路两旁,湿漉漉的地面上,和衣而睡的解放军战士整齐地躺了一排又一排。这无声的行动,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宣言都更有力量。老百姓心里清楚,这回来的,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。
紧接着,面对投机资本家掀起的“银元之战”和“米棉之战”,陈毅展现了他铁腕的一面。他果断查封证券大楼,动用国家力量调集物资,快准狠地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,稳住了上海的经济命脉。毛主席对此评价极高,认为其意义不亚于一场淮海战役。然而,经济稳住了国睿信配,人心还没完全稳住。最大的隐患,就是以黄金荣为代表的旧上海帮派残余。
黄金荣这个名字,在当年的上海,几乎无人不晓。他不是什么名门之后,纯粹是靠着一股狠劲和机灵劲,从一个法租界的小巡捕,一步步爬上了青帮大亨的宝座。有意思的是,他的发迹史里有两件广为人知的事:一是在临城火车大劫案中,靠着自己的关系网和胆识,出人意料地救出了被绑的法国主教,从而获得了法国人的赏识,地位扶摇直上;二是在蒋介石落魄时,收其为门生。
正是这层关系,让黄金荣在国民党统治时期,黑白两道通吃,权势熏天,成了上海滩说一不二的人物。他的门徒故旧遍布全城,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惯性势力。这样一个旧时代的标志性人物,在新中国成立后,竟然没有像杜月笙那样远走香港,而是选择留在了上海。
他为什么不走?说法很多。有人说他年事已高,已经八十多岁,经不起海上颠簸,宁愿“死在上海,不死在海上”;也有人说他舍不得“大世界”那样的庞大产业,那是他的摇钱树;更有一种说法是,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在解放前夕就对他做了工作,希望他留下以稳定局面。不管原因为何,黄金荣做出了一个选择:赌一把,赌共产党会对他这个“活古董”既往不咎。
起初,他赌对了。上海解放后的一年多里,人民政府确实没有动他,让他安度晚年。但到了1951年,情况变了。全国范围内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,上海市民长期积压的怨气也集中爆发,一封封控诉信、检举信如雪片般飞向市长办公室,矛头直指黄金荣,要求清算他过往的血债。
这一下,陈毅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。处理黄金荣,就意味着可能违背当初为了平稳过渡而做出的某种默契和承诺,失信于人;不处理,则无法平息民愤,也无法彻底铲除盘踞在上海的黑恶势力根基,给那些仍在观望甚至暗中破坏的残余分子留下幻想。这棋,该怎么下?
于是,便有了开头那一幕。陈毅把黄金荣请到了市政府。面对这位曾经叱咤风云、如今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,陈毅没有疾言厉色,而是开门见山,把当前的形势和群众的呼声都摆在了台面上。黄金荣是个聪明人,他知道自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,当即表示愿意接受政府的一切安排。
陈毅要的,不是他的命,而是一个态度,一个足以震慑群丑、安抚民心的姿态。很快,一篇由黄金荣亲自署名的《自白书》刊登在了上海各大报纸上。在自白书里,他痛陈自己一生的罪行,从给帝国主义当走狗,到开设赌场、贩卖鸦片,再到协助蒋介石迫害革命人士,桩桩件件,都做了“坦白”。他感谢人民政府的宽大,并呼吁他所有的门徒向人民投案自首,洗心革面。
光有文字还不够。几天后,一张照片传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。照片上,黄金荣正拿着一把大扫帚,在他曾经最引以为傲的产业——大世界游乐场的门口,清扫街道。这位曾经让整个上海滩为之侧目的“三大亨”之一,此刻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犯错老人,在接受劳动改造。
这张照片的冲击力是巨大的。那些潜伏在阴暗角落里的青帮分子、地痞流氓和特务们,看到他们昔日高高在上的“老头子”都落得如此下场,心理防线瞬间崩塌了。他们明白,时代真的变了,共产党的天下,再没有他们横行霸道的空间。许多人因此主动前往公安机关登记、自首,一股强大的威慑力迅速席卷了整个上海的地下社会。
可以说,陈毅这一招,既给了人民一个交代,用一种“不杀人而诛心”的方式惩罚了黄金荣,又兵不血刃地瓦解了青帮的残余势力,为后续彻底净化上海的社会风气铺平了道路。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政治宣传,更是一次高超的政治艺术和心理战的完美结合,展现了共产党人改造旧世界、建设新中国的非凡智慧与魄力。
富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